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个神秘的地方,作为我市各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定点收治医院,它往往让人闻“传染”色变,让人心生恐惧。
事实上,都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这家肩负着应对全市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医院,正是凭借它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和设备,用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诠释了温州公共卫生“安全卫士”的使命。
安全
走进这家医院,靠的不是勇气,是安全
提起位于南白象街道头陀寺路的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很多市民会觉得陌生和遥远,甚至有不少人闻所未闻。其实, 它与附一医新院区仅10分钟车程。
走进这家去年10月份刚刚成立的医院,触目可及之处,皆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背靠山林,前面是一大批园林种植基地,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疗养山庄。
在人们印象中,传染病医院总给人很“脏”的感觉。其实,正好相反,由于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那里反倒更加卫生。这从我们走进该院的病房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了:这里的病房都有两道门,且当中都设有洗手池。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蒋贤高介绍,这两道门是有讲究的:从外面进入病房,打开第一道门后,要先将其关上之后才能继续打开第二道。这个主要是为了防止病房内的空气直接流到半污染区,同时也防止半污染区的空气被带入病房,从而避免空气对外传播疾病。另外,两道门之间的空间是缓冲区,专门设置了消毒洗手的工具,以及紫外线消毒设备,这是让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之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保证卫生。
在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人需戴口罩,不仅是医生和患者,而且家属也都要戴上口罩。之所以采取这样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更加保护患者安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举措,医院也就将安全和卫生做到了更高的等级。蒋贤高自豪地笑称:“大家走进这家医院,靠的不是勇气,是安全。”他认为,严格规范传染病医院的各个环节,从而消除人们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恐惧,这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抢救全市重症感染性病人的抢救中心
大家有所不知,这里是全市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抢救中心,也就是说,全市各大医院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最后都会转到这家医院治疗的。去年,他们抢救了上百例重症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抢救呼吸衰竭、重症肝炎、脓毒性休克等患者也有近百例。其中一大原因在于他们有“秘密武器”。
原来,其他综合性大医院的ICU一般只设有一两张床位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重症患者,而在这家医院的ICU却专门针对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患者,拥有18张床位,可用于血液、消化以及呼吸等感染性疾病患者,这在全省也是少见的。据了解,在杭州一些个别医院还仅有针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ICU。另外,他们还将危重患者分区块,分为呼吸功能区和血液、消化功能区两个部分,两个区块相对独立的存在使得交叉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
同时,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院特别设置了4间负压病房和隔离区。负压病房主要针对传染性强的疾病,以降低对外界传播的几率;与这类患者接触过的有关人员,也会在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上,人才的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他们拥有一支集临床与科研一体的团队,他们具备了较好的科学素养,有正规且严格的科研方法和手段去进行操作;同时结合他们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实验室,在2个小时至2天内鉴别细菌菌种,为临床合理、科学诊治病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年初,该院成功抢救了一名患有H7N9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由于他们在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工作形成了预案充分、反应迅速、治疗科学、控制得力的应对体制,在全省的突发公共卫生救治领域为温州赢得了一张金名片。
公益诠释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广泛耐药性结核病,近年来正成为全球性的一大疑难疾病,这是由于普通结核病没有规律用药或者用药不合理而导致的。由于耐药结核病的病情相对更重,治疗困难,往往疗程很长,耐多药病人至少需要2年治疗,且医药费用是治疗一般患者的数十倍左右,因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但在温州,不仅针对这个病的治疗是免费的,而且还给予患者一定的营养、路费补贴。那是因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争取到了“全球耐多药肺结核基金”项目。一年多来,他们已经为100多例患者申请到了这样的基金,不仅为温州患广泛耐药性结核病患者解除疾病痛苦,大大降低了家庭和社会负担,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公共卫生的开展。
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参加“十二五”重大专项研究项目3个,全球基金项目1个,正在联合申报“十三五”重大专项研究项目……作为一家地市级医院,之所以能够与科研水平在国际都拔尖的院校、团队合作,这与近年来他们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发现能力,治疗、检测检验水平和研究素养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如最近他们参与的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中医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该课题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牵头,全国14家医院参与。此项专门针对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也属开创性的。